今昔物語漢譯:弘法大師始建高野山語第二十五

  今為昔。弘法大師弘真言教於諸所,然因年事漸高,各處之寺皆讓與眾弟子。其後思:「我欲尋居於唐時所擲三鈷之所落之處。」於弘仁七年六月出都尋之時,偶遇至大和國宇智郡之一獵人。其形面赤,計長八尺也。著青色之小袖,骨高筋麤,身帶弓箭,具大小二黑犬。此人見大師,通過之時即云:「卿為何方聖人,欲往何處?」大師曰:「我於唐時擲三鈷,並誓落於禪定之靈穴。今欲求其所也。」獵者云:「我乃南山之飼犬者也。我知其所,速可教之。」放犬令之走,俄頃之間不見犬矣。
  大師自其處行,又宿於紀伊國之堺之大河畔,於此處遇一山人。大師問此事,山人答曰:「此地之南有平原之澤,乃其所也。」翌朝,山人與大師俱行,於道中密語云:「我乃此山之王也,速可奉此領地。」入山中約百町,此山恰如臥鉢之形,外有八峰環立。檜之大無以名狀,似竹並生。其中一檜,有大歧枝,三鈷即刺於其上。見此,大師無限悲喜,知「此乃禪定之靈崛也!」問山人曰:「卿為何人?」答曰:「吾乃丹生之明神也。」今之天野宮所祭者也。曰:「彼飼犬之人為高野之明神也。」語畢,人已杳矣。
  大師返京,諸職皆辭,各所之寺盡付弟子。東寺付與實惠僧都,神護寺付與真濟僧正,真言院付與真雅僧正,棄高雄而移入南山,建堂塔房舍。其中,造高十六丈之大塔,安置丈六之五佛,作本願而名之為金剛峰寺。亦造入定之所,於承和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之寅時,結跏趺坐,結大日如來之定印,入定於內,年六十二。弟子等依遺言,諡之為彌勒菩薩。
  不久,開此入定之峒,剃其髮、換著其衣;而後此事絕之,已無甚久。有般若寺之觀賢僧正者,乃大師之曾孫弟子。彼為東寺之權長者時,詣此山,開入定之峒,霧鎖其中如暗夜,不見一物;暫待霧散而見之,其霧實為朽衣遭風吹入而化為塵,飛揚如霧者也。待塵落定,大師之身乃現。其髮生有一尺,僧正浴水、著淨衣而入,以新剃刀剃大師之髮。水晶念珠之緒已朽,散落於前。僧正拾集之,捶直其緒,懸之於大師之手。製清淨之衣為其著,後出峒。僧正出峒時不覺悲泣,似今始別,恐其後無人開峒。但於人詣之時,上堂之戶自然微開,時聞鳴於山之音或打鉦之音,有各樣奇事也。此處雖為鳥音甚稀之山,然不可怖。
  丹生、高野之二明神,與鳥居並立於坂下,守此山如所誓。此處乃奇異之所,於今參詣之人不絕如縷,然女子永不可登。
  此高野之弘法大師是也,語傳如此。

Leave a comment